8年前,哥哥王江不幸患上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妹妹捐出骨髓,挽救了哥哥的生命;8年后,灾难竟然降临到了妹妹身上,哥哥义无反顾地捐出骨髓,挽救了妹妹的生命。这场感天动地的生命融合在南京上演——就这样,兄妹互捐骨髓冒死进行生命接力。 兄妹四人的幸福时光 12月14日的一场冬雨,让省城南京变得格外寒冷。 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14A区8号无菌病房前,哥哥王江正通过电话向术后进入恢复期的妹妹王玲问道,“今天感觉如何?呕吐几次?……” “哥,不要天天过来看我,你也要好好休息。”听到妹妹的声音,王江的眼角流出热泪。 出生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农村的王玲,共有三位哥哥。因为她最小,哥哥们都特别照顾她。“我和妹妹年龄就差三岁,所以我们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现年已55岁的王江回忆说。 1973年,王玲的大哥王海选择穿上军装,转业后在徐州工作;1978年,二哥王绪春也穿上军装。“我在18岁那年也去当兵了。”王江说。1999年王江转业后,安排到南京工作。妹妹王玲为照顾父母,和二哥王绪春留在东海。 “每年中秋和春节期间,我们兄妹四人都会在东海相聚。”王江说,“这是最幸福的时候。” 可是,岁月静好的幸福时光,很快被一场意外打断。 病房里的紧急家庭会议 2009年10月的一天,王江在单位值班期间,突然发起高烧。他到鼓楼医院进行检查,抽血检查结果不是很好。第二天,医生就把王江转到血液科,进行骨穿。 王江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移植。 第二天,妻子胡静含泪把这事告诉了王江的兄妹。 当天晚上兄妹三人赶到南京,抱头痛哭。听到病房内的哭声,主治医师杨永功过来了,“必须尽快做骨髓移植,要不随时都会有危险。”杨永功说,如果等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时间长短不好讲。 “亲属之间可以吗?”抽泣中的王玲问了一句。 “亲属间的匹配度高,治愈效果好。”杨永功说。 杨医生的话音刚落,大哥王海便立即组织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兄妹三人谁和王江配上,就用谁的! “你是我哥,我要救你!” 最终,只有王玲与王江的骨髓匹配上了。“我不同意妹妹捐献骨髓救我。”得知这一结果,躺在病床上的王江却不同意,他担心会对妹妹身体造成伤害。 “你是我哥,我们不救你,谁救你啊。”握着王江的手,王玲也是热泪滚滚。 捐献骨髓需要进行腰穿采集,2009年11月19日,王玲的腰部被穿孔52处,抽出1040毫升的骨髓。当时受条件限制,王玲的手术是在半麻的情况下进行的,每次穿孔都伴随着巨痛。“王玲很勇敢,上手术台之前,她还跟我说,一定要多采一点,让哥哥够用。”8年前的这次手术,让杨永功记忆深刻。 术后,王玲忍着疼痛,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到三哥王江病房前,给哥哥加油鼓劲。 4年后,王江身体康复,重新回到单位工作。 命运的考验再次降临 今年5月1日,在东海工作的王玲突然感觉自己浑身无力,便到县中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不太好。王玲的丈夫傅吉祥拨通了王江的电话,把血液检查结果逐一告诉了他。 “我感觉不妙。”深夜,王江把妹妹的检查数据匆匆转给杨永功。 “快把王玲转过来!”杨永功说。 5月3日,王玲住进南京鼓楼医院,被确诊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次,该我救她了。”看到愁眉紧锁的妹夫,王江提高了嗓门。 病房前,兄妹相视一笑 三个月后,王江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与妹妹配型成功率达到了98%。为万无一失,王江又前往苏州再进行一次匹配检查。 匹配期间,王玲先后接受6次化疗。王江一有时间就走进病房,陪妹妹聊天,减轻她的痛苦。 经过近7个月的等待,今年12月初,从苏州传来消息,王江符合配型的所有条件。 12月12日11时,王江躺在病床上,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生命火种”被送进王玲的病房内。 “疼,确实疼!”几个小时的采集,王江躺在病床上,不敢乱动一下,生怕出现问题。采集结束后,王江身下的被褥湿了一大块。 采集完成后,王江坐着轮椅来到妹妹的无菌病房前,隔着玻璃看着妹妹,这时,恰好妹妹也正看向他,兄妹相视一笑。 据杨永功介绍,兄妹之间两次骨髓移植,在全国都很罕见。目前,王江已经出院回家,而再过一段时间,妹妹也可以出院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