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宁陵县乔楼乡和相邻的几个乡镇,说起渔网加工,大家对王娜娜交口称赞。正是她,回乡创业,引进渔网加工技术,带领2000多名村民打开市场奔致富。 33岁的王娜娜初中毕业后到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结婚后在家务农。王娜娜嫁到张家时一家人就靠几亩田地生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改变这种现状,王娜娜选中了渔网加工这个行业。选定行业后,王娜娜说服丈夫张军师跟她一起回到娘家,边给人打工边学习。 2015年2月,王娜娜和丈夫张军师返回老家三张村创业。可投资一个渔网加工厂,设备、原料加上流动资金没有几十万元根本开不了张。于是,她就从给人加工半成品开始少赚一些积累资本。让王娜娜没想到的是,加工渔网的活儿受到乡亲们的青睐,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过来领活儿干。王娜娜说,加工渔网的生意一开始就火爆,一天能发走一万多张网。乡亲们少的一天挣20至30元,多的一天可以挣近百元。 乡亲们的热情让王娜娜更加坚定了办厂的信心。一年之后,她倾其所有创办了军师地笼加工厂。丈夫负责找销路、送货,王娜娜负责生产加工,给乡亲们发活、收活。夫妻俩齐心协力,厂子业务量迅速大增,乔楼乡、王店乡,甚至商丘市附近的农民都来领活儿干。目前,已有2000多农民加入到加工渔网的大军中,客户也遍及湖北、湖南、广东、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十多个省份。 随着领活人员的增加,加工厂的设备、原料和运转成本也相应剧增,唯有扩大工厂规模才能满足乡亲们领活干的需求。王娜娜把赚得的钱全部投进去,累计已达百万元。为回报乡亲王娜娜规定:凡是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领取渔网加工活儿干,每个渔网多给2角钱的加工费,乔楼乡及周边乡镇的扶贫村都有不少村民前来领活儿。 此外,王娜娜为让本乡在家务农的妇女农闲时都有收入,设立了“巧媳妇工程”,以优惠的准入政策吸引更多的妇女加入到加工渔网的队伍中来。随着渔网加工队伍的壮大,王娜娜必须扩大经营规模,她遭遇了创业以来的首次瓶颈:资金不足。 为筹集资金,王娜娜跑了多家银行,但都以农村的房产不能抵押为由拒绝贷款给她。她试着申请扶贫资金,可她不符合扶贫条件。筹集不到资金厂子无法扩大经营,领活儿干的乡亲却越来越多,有的老年人领不到活儿竟坐在王娜娜家不走。面对这种局面,王娜娜心急如焚。这个状况被乔楼乡政府了解后,立即伸出援助之手,答应帮忙协调银行,为她的渔网加工厂申请贷款。王娜娜坚信,只要抱定一颗为乡亲们谋福利的爱心,下定克服困难的决心,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立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