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门户网

小心,手机App正在偷窥你的隐私

发布时间:   浏览: 2130 次  作者:简真生活消费网

      你从小红书上浏览了个LV的包包,不久后手机上就会收到各种名牌代购信息;你想要下载个外卖App,它非要你授权手机定位权限,否则你的附近搜不到一家餐馆……

  不知从何时起,我的事、我家的事,忽然变成了“大家”的事,这事除了买家、卖家知道,连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都知道。那“陌生人”到底是从哪里又如何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呢?

  在别人问你隐私问题的时候,你有权保持缄默。但多数情况是,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便主动把个人信息理所当然地交了出去。针对“隐私换便利”的话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最近这样回应:“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样做的。”此言一出,就惹来一片争议。在大洋彼岸,Facebook最近也因为隐私摊上了大事,数据泄露门再升级,8700万用户受到影响,全网爆发“删除脸书”运动。

  这或许只是一个极端案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地方,我们的隐私正在“裸奔”。而大多数人都在无意识间被迫“隐私换便利”,就像很多人注册新账号都不会看完完整的网络协议,或者说很多协议,你根本看不懂。

  调查:“被自愿”的隐私泄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比如:使用外卖App订餐,地址、电话必不可少。在选择便利的同时,这些个人信息就理所当然地交付了出去。

  《网民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说的是你吗?》近日,微博小调查以时下最流行的外卖App为例,对网友在便利和隐私之间如何取舍进行调查。

  公司和家,是不少人在外卖App上最常用的两个地址,而要接收外卖,电话号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多少人意识到要保护隐私?在参与调查的89人中,大家对于真实姓名和家庭/公司地址,似乎并不太在意。55.95%的人会填真实信息。而在是留大概位置还是精确到门牌号这一问题上,两个选项几乎各占一半。

  对于使用这些App是否担心泄露隐私,84%的受访者表示担心,只有少数“心大”的受访者称,没有考虑过泄露隐私一事或是认为应该不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在对隐私表示担心的受访者中,90%的人坦言,还是不得不使用这些App,只有不到一成的人直接拒绝使用。

  实测:App如何获取你的隐私?

  笔者对几款比较热门的App进行了测试。先下载安装一款外卖App,会弹出定位手机权限的请求,选择“禁止”之后,页面一直显示“地址出错了”,手动在搜索栏搜索商家和商品名称,其结果都显示“附近没有搜索结果”。

  随后,在后台权限管理中,虽然“定位手机”设为禁止,但“访问联系人”、“访问通话记录”以及“访问短信/彩信”等涉及隐私安全的选项也被开启,而笔者此前并未授权。

  当笔者将权限管理的“手机定位”设置为“允许”,再次打开这款App,搜索就出现了相关结果,并可正常下单。

  像这样未提示就直接开启一些隐私安全权限的App还不少,包括下载次数达2.6亿次的某地图App、下载次数达4.5亿的某视频App。让人疑惑的是,这款视频App除了“使用摄像头”、“录音”等授权,还自动开启了“访问联系人”、“访问日程”等权限。

  这些互联网产品看似尊重了用户的隐私权,但操作起来却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仔细阅读相关App中“不得不”授权的权限,很多都是不必要的功能。

  正如某位网友真实的体验:“1、如果你不输入手机号,就用不了;2、输入手机号则表示同意注册协议;3、注册协议说明输入手机号则表示公司可以推送各种广告;4、从本公司泄漏出去的一切信息都不是本公司的有意行为。个别员工的作为,本公司不予负责;5、本公司有权收录本公司有技术实力收录的一切信息。如果你反对,你可以选择不用。”

  他认为,几乎所有产品都能够找到上述5条信息收录策略。表面上给了你选择,而这种选择权却加剧了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不对等。

  数据:这些手机App安全吗?

  在智能手机时代,谁的手机里没十几二十个App?社交、视频、导航、外卖、图片美化……一些热门App,下载人数达上亿。那么,这些App真的安全吗?年初发布的《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分析报告》,或许会让你感觉自己正在被“偷窥”。

  报告说,2017年下半年,Android手机App中有98.5%都在获取用户隐私权限,这相较于上半年增长2%。而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的iOS应用在2017年下半年比例有所上升,达到81.9%,较上半年提高了12.6%。

  虽然绝大多数软件获取用户隐私是出于用户正常使用产品的目的,比如图片美化App,必须要访问你的相机或者图片库,导航App得先知道你的定位,但报告也指出,有9%的Android应用在2017年下半年存在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现象。业内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很多用户都是“被自愿”地选择了用隐私换便捷,如果这些现象不可避免,那就希望用户增强隐私的保护意识,企业在合理开发数据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用户隐私和权益,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

  最近,手机厂商纷纷投向AI拍照的怀抱,在手机拍照方案上从侧面竞争走向了正面交锋:“华米OV”都给自家的手机贴上了AI拍照的标签,甚至还没有发布的荣耀10,也透露出了和AI拍照暧昧的消息。不过业内人士对押注“AI拍照”并不看好。

  AI拍照只是营销噱头?

  自从谷歌在Pixel2代手机上加入了自研的AI单元,在手机拍照上依靠单镜头获得不俗表现后,用AI对手机拍照进行革新、改善拍照质量,似乎已经成为手机厂商们的共识。

  AI拍照的魅力在于手机可自动识别各类环境,并相应地调整相机设置,以此来让拍摄达到优异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手机相机变得更加聪明了。当女朋友要你帮她拍照时,你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技术不好而承受她嫌弃的眼神,AI的加持会让你的摄影水平上升一个层次。但AI拍照真的能有厂商们宣传的这么神奇吗?

  早在2013年,就有手机厂商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结合自家研发的黑科技能让手机具有媲美微单的拍摄效果。而至今,手机和微单之间的拍照性能仍存在差距,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感光元件。由于手机摄影硬件受限于手机的空间结构,感光元件尺寸很难有进一步的增加。目前华为P20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仅为1/1.73英寸,已经是智能手机里COMS尺寸最大的。手机摄影硬件的更新迭代在短期内难以有质的飞跃,就目前而言,AI拍照只是手机厂商们在营销上的又一个噱头,和5年前手机厂商宣称具有媲美微单的拍摄效果一样,只是透支了用户对手机拍照性能的期待,而在营销上寻找新的“爆点”而已。

  AI拍照从概念到落地时间仍不足一年,技术尚未走向成熟,在众多的使用场景中,AI拍照能否经得起考验,值得怀疑。

  跟风后难过技术坎

  传统的手机拍照注重图像信息的获取,而在上一轮竞争中,图像信息获取和成像质量主要靠手机镜头和感光元件来决定,给手机厂商们发挥的空间有限。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让他们有机会弯道超车,大大缩短手机拍照性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间,从而掌握主动权。

  AI拍照的优势来自两方面: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手机相机会针对性地给出最优的拍摄方案,弥补传统的手机拍照领域中对环境的不可控性,以此来获取更优质的图像;二,拍照不再是简单的图像获取,基于人脸识别、场景识别等技术,增加人像光效、智能美颜、创意自拍等功能,玩法更加丰富了。

  华为通过自研的AI芯片,底层技术上实现AI拍照从概念到落地,但产品体验与实际宣传有几分吻合还需要打一个疑问号;VIVO采用的骁龙660处理器,在AI上并没有表现力,只能联合在人脸识别上有技术优势的供应商与自研技术做结合,强行贴上“AI拍照”的标签;而OPPO借助处理器中集成的AI单元与其实验室在拍照上的技术积累做文章。

  对于没有AI芯片技术的OPPO和VIVO而言,真正的“AI拍照”重点还在于芯片供应商是否会给芯片增加独立的AI任务处理单元。芯片流的门槛很高,需要研发的巨大投入和长达几年的等待周期,OPPO和VIVO短时间内再造一个AI芯片显然不可能。另一个摆在手机厂商们面前的难题是,AI拍照同样也面临着人脸识别、动态捕捉、光影分析等模块的技术挑战。

  厂商们在人工智能上频繁的动作会压缩技术到产品过渡的周期,缩短竞争的赛道。但技术沉淀成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并不简单。这条路,不好走。业内分析,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会给行业带来一个又一个窗口期,但AI拍照极大概率会和之前的概念一样,并不能承担太多职责。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把在营销上的气力投入到技术上打破重重壁垒,用更好的产品回报用户的期待,应该是最需要做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简真生活消费网隶属于商丘曼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监督电话:15346596779
邮箱:1529946802@qq.com

技术支持:朝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