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世界冠军,是剑桥博士,更是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起人。从“国乒圣手”到“学历收割机”,再到“商界拓荒人”,她拥有令人羡慕的“多面人生”。人生的每一步,她都走得坚定而精彩,她就是邓亚萍。
想把妈妈的味道传递下去
爸爸是湖南人,妈妈是江苏人,使得邓亚萍虽出生在河南,骨子里却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此次做客为爱下厨,邓亚萍带来了一道妈妈的拿手菜,很有江浙特色的糖醋小排。“记忆里妈妈的味道是最难忘的,糖醋小排是我妈妈的绝活儿,也是我永远吃不腻的一道菜。”如今投资体育产业的她,坦言自己其实不经常做饭,但逢年过节,亲人团聚的时候还是愿意露上一手儿。“我很想把妈妈的味道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这不,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做饭了”。邓亚萍笑着说。
邓亚萍的父亲曾是河南省队教练,从小的耳濡目染让邓亚萍对乒乓球有一种天然的兴趣。于是,她早早就进了专业队,和大自己很多的队友们并肩作战。“一开始在队里,我很难战胜队友们。后来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一步步追上最终战胜之前从未战胜过的对手,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邓亚萍第一次拿世界冠军才16岁,是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并连续八年世界第一,可荣光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酸。“球技是可以琢磨的,只有不断更新战术打法才能让对手捉摸不透,每一次大赛我都要求自己有技术上的创新,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个月读透一张纸,值了
今年是邓亚萍退役的第二十个年头,很多国家级运动员退役后会选择做教练或者与体育相关的工作,邓亚萍却选择从零开始,去学校读书。“放不下乒乓球是肯定的,但我更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发掘自身的可能性。”谈及“归零”初心,邓亚萍如是说。“但因为常年在国家队锻炼,我在文化知识上与有所缺失,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去学习,去提升自己。”
在顶尖学府求学、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邓亚萍的每一步都饱受关注、人人羡慕,承受的压力却只有她自己知道。“成为委员后第一次参会,因为英语不好我苦学了三个月,并请了私教老师朗读我的发言稿,自己再跟着录音一遍遍模仿。一张A4纸的发言稿,我练了整整一个月。”
会议当天,时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本以为邓亚萍会用中文发言,当他看到邓亚萍用流利标准的英文自信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萨马兰奇全程含笑,带头鼓掌。“会后,萨马兰奇先生还向大家介绍,小邓只学了三个月的英语,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值得所有人为其骄傲。那一次经历,让我信心倍增,至今难忘。”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体育的快乐
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对体育怀揣热情与梦想,有着过人的运动天赋,但受制于当地落后的经济现状,体育教育资源十分匮乏,他们失去了施展天赋,在运动中寻找快乐、改变生活的机会。为了让孩子们的体育梦想得到绽放,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携手邓亚萍,共同发起“体育星球”公益计划,积极寻找有热情、有天赋的孩子,帮助他们实现体育梦想。
“体育是快乐的,我们希望贫困山区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资源、感受到同样的快乐。同时,很多孩子是有体育天赋的、有体育爱好的,我们希望为他们的愿望插翅,助力他们通过体育改变命运的梦想。”邓亚萍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