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晨翀)5个月大时,一次高烧后他全身瘫痪。多年来,父母悉心照料,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残酷的命运面前,他没有沮丧、沉沦,而是尽己所能坚持做公益、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是王六勇。“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决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我想活成一束光,竭尽所能去照亮更多人。”这是王六勇说的,他更是这样做的。
今年38岁的王六勇是杞县高阳镇团城村人,也是一位重度残疾人。他的母亲重度残疾,常年卧病在床,父亲由于日夜操劳患上了重度听力障碍。王六勇5个月大时,一次高烧后全身瘫痪。他的父亲王传兴带他跑遍了省内大小医院,花尽家里所有的积蓄,仍未能将他治愈。
面对坎坷的命运和家庭的不幸,王六勇也曾万念俱灰,失去生活的勇气。在他感到挫败、迷茫的时候,高阳镇党委、镇政府的关爱及时温暖了他。高阳镇的领导及团城村的村干部隔三岔五就会带着慰问品前去看望他们,鼓励他自强自立、好好生活。2016年,王六勇家被认定为低保贫困户,享受到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残疾人双项补贴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多项政策。
在社会各界的温暖关怀下,王六勇渐渐走出了阴霾,不仅变得阳光了,还走上了公益之路。2015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偶然从收音机里听到市志愿者协会在开展为贫困学子征集书籍活动,他便从自己仅剩的11元中拿出10元买书捐赠给市志愿者协会“爱心书屋”。之后,王六勇捐赠所收藏的书画资助贫困学子、用父亲的正能量奖金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他还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医学科研部门,用于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研究,为国家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为了帮助更多和他一样的残疾人,王六勇还利用互联网及接触到的公益资源,建立了一个公益助残微信群。在群里,他经常帮忙转发寻人、寻物启事;遇到失落的残疾人,他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解开导他们,给予他们最真切的关怀。目前,该微信群已有200多人。本报持续报道的英雄赵进前一直牵动着王六勇的心,他不仅自己节省残疾人补贴前往医院看望赵进前,还在公益助残群和微信朋友圈里号召其他爱心人士共同捐款。在他的号召和影响下,爱心人士先后为赵进前筹款8000余元。
除了坚持做公益,王六勇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9年6月,他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一年后,他如期转正。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六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不断加强学习,每天通过学习强国App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同时,他更加积极地投身公益,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回报社会。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先是将自己的“开封最美家乡人”2000元正能量奖金悉数捐给我市红十字会,用于杞县疫情防控工作,后又将自己两项残疾人补贴——1440元全部省下来,除去为肝病患者陈蒙和残疾人张立等捐款外,他用剩余的钱买了45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分别捐赠给城区居民、杞县的公益组织、小学以及疫情防控前线值班人员,倾尽所能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5月25日上午,陪父母来市区看病的王六勇在民享街亲戚家中接受记者的采访。见到他时,他正坐在轮椅上艰难地摆弄着手机。“我正在给省慈善总会下以我个人冠名的小额基金捐款,我每天省出一块钱捐给省慈善总会,钱虽不多,却是我的心意。从年初开始,我已经坚持5个多月了,我相信积少成多,一定能用这笔善款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王六勇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页面,一边语气坚定地说。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采访中,王六勇告诉记者,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拼时,他回答说:“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决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我想活成一束光,竭尽所能去照亮更多人,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