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消息称,四川大学声乐系学生因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绝,该老师表示:“你可以回去,但我要扣分。”随后,该老师在全年级合唱课上公开拿该生隐私做例,并表示:“如果这学期你家里面有四个人去世,我这门课,你只能重修”。
面对丧亲学生请假,老师如此言辞拒绝,笔者感慨万千。
中国自古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岂能不知?为人师长,理应做出“孝道”表率。学生家人去世,老师未及时送去慰问也就罢了,还以此为典型,强加渲染,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出“若家人4人去世,这门课重修”,此举令人愕然。
“孝道”与“学分”哪个重要。于学生而言,家人去世是必须要请假回去奔丧,这是为遵循孝道;于老师而言,学分体现着整个班级的“过关率”。川大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为了“过关率”冷漠拒绝学生请丧假,还咒其“家人四人去世”,违背伦理道德,过于偏激,与“老师”称谓格格不入。归根结底,也不外乎是老师的一种“自私”:你家死人关我屁事,学生学分低会影响我“声誉”甚至奖金。
人之所以区别草木牲畜,无外乎人有遵循“情理法”三字,而“情”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是“人情社会”,让每一个人都应该能感受到“人情”之中“孝”的力量,则是人区分草木畜生最明显的标志!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人伦之公理”也将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的重要手段,“孝与感恩”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已然扩展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倘若老师不能理解,何以成为人师?
据悉,该老师已经认识到错误,打电话向丧亲学生家人道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该偶发事件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学校教育模式切莫只要分数,附庸学分。老师教会学生遵循“养亲、敬亲、尊亲”传统伦理道德,这是一切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重中之重。倘若为人不孝,学生分数再高,书读得再好,却也是一群无情无义“白眼狼”。这是家之不幸,国之担忧。历史上亦有不少天赋异禀、才高八斗却卖友、卖国求荣的社会败类,尤其为大学教育敲响警钟。(陈大为 王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