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我就对毛主席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和无限敬慕。因为,小脚奶奶口中经常念叨的是毛主席带领的军队打下的江山,为了给穷苦人民打江山,他家死了好多亲人,也才有了现在的新中国。奶奶还说,她在兵荒马乱岁月中,经常背着大伯、扯着姑姑在高粱地里东躲西藏,目的就是逃亡苟全性命,即便是没有战乱的时候,也有老抬(匪徒)出现,把养有年幼儿子家庭的孩子给抢走,然后让受害者家人拿钱拿粮赎人。奶奶还给我讲述发生战乱时的冯玉祥打老蒋,吴子圃打土匪、李培堂抗日的故事等。每每讲到最后,奶奶总是说是毛主席带领共产党让我们贫苦农民翻身解放,有了今天的安定生活。
河南作家王一川先生
所以,在幼小心灵里,植根了毛主席的深沉与伟大根基。当我后来步入学堂,对新中国的诞生,有了更深更细的了解。我幼年亲身经历了文化革命、忆苦思甜、斗私批修、人民公社、大跃进、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复杂形势下的多项重大事件,以及改革开放后,现如今我们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各种重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的世界瞩目的重大突破与巨大成就,更让人敬佩我们共产党的英明和伟大。这一切,让作为一名党员的我,更加无比怀念缔造这个伟大政党的人民领袖毛主席。
随着岁月的变迁,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即将走向退休阶段的我,近些时不自主地就产生了一种想去毛主席故里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想现场感受一下伟人气度、伟人思想和伟人的情怀。于是,在立冬时节,我忙里偷闲,乘高铁去了韶山,走进了伟人故里----韶山冲。
唯子酒店陈老板
那天是周二,天阴沉沉的,出了韶山南站,有股稍稍的凉意袭来。不断传来摩的司机揽客的叫喊声。我按照高德地图小程序搜索韶山冲毛主席的故居位置,搭乘上3路公交车。在公交司机的指点下,在一个叫清溪镇政府的公交站下车,又约了一辆滴滴,来到事先约定的一家叫唯子的酒店。酒店的女老板姓陈,是毛家的媳妇,据女老板介绍,公公叫毛泽强,毛主席是她丈夫的伯伯。在核实过我身份信息,办妥入住手续后,女老板送我一枚主席像章。在厅堂里,我看到一张毛新宇来她家的大幅照片。
女老板讲,因为是工作日,来这里参观的人少,整个宾馆,也就有五六组客人入住,酒店的餐厅也都没营业。女老板很热情地告诉我:等吃晚饭时,让丈夫领着走100米远,有自家亲人开的饭店,也很方便。吃过饭,也可踩踩点,方便明天的行程。其实,毛主席的故居距酒店不太远,行走也就几分钟,几处景点都很方便。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感觉很累。吃过晚饭,我就沐浴洗漱早早睡去。
夜半时分,窗外传来哗哗下雨的声音,属中雨。心想:这次来这里真糟糕,来参观却下起了雨,心情感觉很郁闷儿。
天亮了,中雨依旧在下,没有停的迹象。
女老板看我起来,就说:“我们这里经常下雨。您是出去吃早点,还是出去参观?我们这里有雨具和鞋套,都可防雨防水防滑的。”
我买了雨伞和鞋套。老板告诉我怎么走后,就匆匆钻入雨雾中。
按照陈老板推荐方向,我首站来到毛主席纪念园。纪念园刚开门,我就踏进了门。却被小屋中的一位女士喊住,说:“同志,参观去买张票吧!”
毛主席纪念园一景
循着声音看过去,发现声音是从很近的小屋中传出的。小屋中,有三位女士,他们各自坐在椅子上,围成一个圆形,正在饶有兴趣地聊天。
其中,一位女士对我说:“你右边移动10米就是售票处。去买票参观吧。”
右移几步,我找到了售票处,没看到人,就喊了下。
这时,我透过玻璃,看到从桌子下找东西的姑娘。她起身告诉我说:“老师,实在不好意思,今天的雨有点大,您是第一位来参观的顾客。”
姑娘说着,要我出示身份证,验证过身份信息后,她礼貌性地指着微信,让我支付60元的门票费。
我拿过门票,走到验票处。从小屋里小跑走出女士,验过票开闸后,又慌忙跑进了小屋。
我冒雨走进毛主席纪念园。独自一人冒雨蹚着潺潺流水,漫步于纪念园中。
纪念园很是幽静。这是一处集纪念、展览、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园,依次陈列了六大革命纪念地的图片,即韶山、毛主席故居、上海一大会址、黄洋界、遵义会议旧址,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等,向人们展示了伟人毛主席的戎马一生和伟大思想的形成历程。让人切身感受他老人家的伟大精神和家国情怀。我在形似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一处瞻仰厅中,十分庄重地在毛主席的塑像前深深鞠躬,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哀思、无比敬仰和深切怀念。
之后,我又缓缓走向雕像后那空空的充满神秘而虚无的墓穴,在静思中想了很多问题:如1945年7月1日,黄炎培与毛主席对话中提出的周期率问题如何突破?突破不了又该如何解决?时下,一些地方出现的大面积的贪腐和塌方式腐败该如何整治?人民公仆如何能再度树立、提高人民对党的信任度?社会变革与发展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富民与国强之间的关系,中国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立身、如何实行台湾统一等很多的问题,都想聆听一下作古的毛伟人的指点江山、答疑解惑。
然而,自己又感觉好笑。自己就是一个凡夫俗子,唯一光鲜的地方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也许这就是在入党之初的雄心壮志吧?!
由于雨下的特别大,我也无心观赏,在匆匆忙忙、走马观花草草浏览下空旷神奇的园内景观后,就结束了毛主席纪念园的参观行程。
毛主席故居参观的人们
之后,我又按照酒店老板来时的指引,步行大约10分钟,来到了毛主席故居。这时,雨渐渐大起来,但这里参观的人却异常地多,人们穿戴着雨具,或者打着伞在多个S型组成的方阵中缓缓移动,我在一位小伙的帮助下,在景点的自助机上相约后,加入S型的阵容中。大约一个小时后,我随着参观的人们步入到毛主席故居参观。故居建筑很普通,坐南偏东,土木结构,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小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13间半。右厢房第2间是毛主席父母的卧室,右厢房第3间是毛主席少年时代的卧室兼书房,还有兄弟毛泽民的住处。据说,1925年2-8月,毛主席偕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就居住在这里,并在这个卧室的阁楼上召开秘密会议,培养和发展了毛新梅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右厢房第1间通常是吃饭的地方,1925年,毛主席曾在这里召开过多种小型会议。1927年初,毛主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回韶山时曾在这里召开调查会。我很认真浏览观赏这座民宅的不俗,脑海里隐隐约约闪现出伟人在幼年成长和青年时期与杨开慧在昏黄的油灯下,或奋笔疾书起草革命文件,召开支部会议,商讨革命活动方案........
毛主席故居排队参观的人们
请朋友让一让,让我拍张照片!”一位游客的提示打断了我的沉思。我急忙躲让一下,这位游客在光线不好的主席住处,拍下了一景。
而后,我步行约10分钟左右,大约在11点10分,我冒雨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本以为广场应该人不会多,没想到广场仍然是人山人海,人们在大雨中,依然向伟人铜像敬献鲜花和花篮,在湿漉漉的红地毯上跪拜叩头,面部都透射出一种极为复杂、难以表述的表情。一位来自东北的年近九旬的老婆婆,是在50多岁儿子推着轮椅,40多岁的女儿打着伞向主席铜像送上了花篮,老人坐在轮椅上,双手合十念叨的是什么,我没有听清,也不知道,但老婆婆的虔诚让我很是感动。我也花了179元购买了五层花篮,让服务人员写下“深切怀念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挽联,奉送到主席的铜像前,并且按照豫东老家的风俗,为主席行了叩拜礼。
毛主席铜像广场敬献花篮与跪拜的人们
雨还在倾注而下。庆幸我在酒店购置了雨具和胶性鞋套,不然,我早就成了“落汤鸡”。我询问一下这里的工作人员,滴水洞怎么走,工作人员向右边指了下说:“你要向西南方向走,有五六里路呢。”我来到一条公路边,打量过往的车辆。为了早日结束行程,我在手机上约滴滴打车。10多分钟,小程序只是在不停地转动,就是没有滴滴接单。我开始焦急起来,甚至有了骂人的焦躁心态。正着急当头,一位摩的司机停到我面前,说:“老乡,我们这里约车很难的,不像大城市那样繁华车多,我们小城市,滴滴车也少,像这种天气,跑滴滴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也都不愿跑,你要去哪里,我送你!”
谈好价格后,我坐上了摩的,待穿过几道弯后把我送到了滴水洞附近。摩的师傅告诉我说:“摩的不让到景点,管理人员发现会处罚。”
阿
雨中的滴水洞
我下车后,向摩的师傅指的方向走去,很快到了滴水洞。据滴水洞的宣传介绍,毛泽东的祖先就居住在这里,后来毛主席这一支先辈看好了一片可以开垦的良田,举家就从滴水洞搬迁到了上屋场。毛主席的很多亲人去世后就埋在这一带。据说,1960年这个工程被湖南省委命名为“二0三”工程。滴水洞一共修建三栋楼房,也是几处很普通的住宅。一号楼是毛主席专用楼;二号楼为客房,专供陪同毛主席来的负责人居住;三号楼同样为客房,专供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人员居住;三栋楼房全部被围在丛林中,一般人很难会想到这是毛主席会居住的地方。1962年,滴水洞工程竣工,两年后开始正式接待中央领导人。毛主席曾两次回到了韶山,在滴水洞中居住最长时间为12天。我走进其中,思绪翻滚,居然没有看到很特殊与奢侈之处!这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参观过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我感叹:人,真是一种高级而神奇的动物,否则,怎么可能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来造访主席故里?也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精神支配,才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这不正是共产党人的精气神的具体呈现吗?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不是吗?
这次韶山之行,我就是想通过对毛主席故居的瞻仰,了解伟人故事,感受伟人气度,筑牢信仰之基,做一位毛主席思想的学习者、践行者、倡导者、捍卫者、继承者和弘扬者。我认为,时局无论怎样变革,社会如何发展,只要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都不应该忘记缔造新中国这个伟大政党和人民军队的毛主席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像习总书记2019年6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雨,依旧在下,而且下得还是那么大,那么挥洒自如,但没有风,只听见哗哗的雨滴声。这雨,仿佛在诉说一个让游客永远读不懂、说不清、道不明,吸引着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悠长的伟人故事!
作家王一川先生
作者简介:
王一川: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编辑、记者、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治文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等。曾为人民日报通讯员、河南日报专职通讯员。多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党的生活、中华儿女、河南日报、鸭绿江、参花、百花园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及新闻作品2000多篇,累计800余万字,出版综合系列文集《风筝》二部。创作的诗歌《落叶》被收录《中国当代新诗人作品精选》一书。人物通讯《满腔热情写春秋》被中国文化档案馆收藏。散文《爸爸,用电磁炉要小心》荣获共青团河南省委举办的“我心中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新闻《郑州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受欢迎患重大疾病最高报销35万元》获中国人寿集团2013年度优秀好新闻(消息类)一等奖。摄影作品《保险●大爱》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平安杯摄影大赛一等奖。从事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以来,共获国家、省、市各类证书、奖杯、奖章与奖牌共计175枚(个)。